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

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

潮流文化中有一句:「做人如果無夢想,咁同條鹹魚有乜分別呀?」(廣東話實在太傳神,無法白話化),相當經典。奇怪是這是我看完了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」後,第一句出現腦海的話。


  其實這齣戲的主題不是談夢想,可男主角的實時生命卻像一條鹹魚,鹹魚不是活的,主角當然也活不成,最主要的原因卻是愛情的幻滅。
這中間有相當豐富的層次交待。

  首先由戲的中文名開始依戀在生命最後八天」(英文名
Chicken with Plums,卻少了這一層意境),讓每一位入場觀眾都一定帶著一個懸念:為甚麼要死?(假設觀眾都能猜想到主角將要自殺)。
  第一個層次的答案是;被視為自己命根的小提琴被毁,沒有一支琴可替代,(這與後來帶出的愛情主題也有對比),可能編劇的第一個想引起觀眾思想的是:「有無咁誇張呀,爛隻琴就要死?」跟著就來第二個層次,枯燥的家庭生活,主角雖然對兒女也有愛,但卻不足以讓他活下來,對太太就更談不上有感情,本來這種家庭生活他仍可苟延殘喘地過下去,但這種沒有愛的婚姻,妻子卻不能忍受,最終以極大的妒火,毁了琴。


  跟著就進入了生命最後的八天,種種黑色幽默的尋死幻想,其實更襯托出悲劇的主題。主角開始回憶自己的成長,學琴、戀愛、失戀、成為藝術家,觀眾開始有點眉目,原來還是為了一個情字。但主角他們都對這種悲劇逆來順受(這點在後面要討論),大概是覺得命運播弄,男主角更能化哀傷為藝術,成為了出色的提琴家。

  本來,生命就充滿了遺憾,遺憾的生命也未必一定要強行結束,這來到影片最後的一個懸念的交待,到底最終導致主角尋死的原因是甚麼?卻是對愛情夢想的完全幻滅:女主角在片後與他再遇,竟然已認不出他來,到此,男主角徹底崩潰了,「原來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思念愛人,對方跟本很快就忘了他。」這可說是駱駝背上最後的一根稻草,而且是非常重的一根草。生命,就這樣倒塌了。

  以為這是最悲了嗎?還有,最後電影交待,其實女主角未有一刻忘懷這段情,但卻放棄了唯一可挽回的機會,這才叫人無限唏噓,原來悲劇一直都是人為的。

  人為因素之一,家庭,對於很多民族來說,父母輩對兒女的婚姻往往都有絶對的操緃權,女主角的父親固然阻止了一段情,男主角的母親卻也一手促成了一段次等的婚姻。但我覺得來自外面的力量雖然大,但有可能反而會令愛情更堅定,所以最大的人為因素都是來自人自己,如果男主角繼續堅持,甚至乎感動女主角的父親,而女主角也堅持自己的幸福應由自己決定,故事一定會改寫。這個故事完全沒有甚麼意外的發生,所有事情的結果都是人為的,所以絶不能說「天意弄人」甚麼的。而更耐人尋味的,據說這是改編自真人真事的。

  另一個引起自己思考的是,藝術與生命的關係,主角在失戀後才真正成為一位提琴家,提琴聲感動千萬聽眾。曾有人說過,偉大的藝術作品都包含悲劇元素的,真的相當吊詭,人生就是這樣充滿予盾,我們當然希望凡事順利、生活幸福快樂,但往往人生都不會是這樣的。藝術本來就是追求完美的,但真正的完美卻要包含缺憾!

2013 秋


 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